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懂书法的人真多,高达0.1%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某书法培训机构在社会上做过一个抽样调查显示,

中国书法爱好者数量约一千万,

接近全国人口的0.7%。

所以呢,

进来读文的基本都是百里挑一的特殊人群啊。


但是爱好书法不代表能欣赏书法,

其中真正深刻理解书法的最多占到20%。

所以在已经极少人写毛笔字的现代全国,

真正懂书法欣赏的人有0.14%,

高达200万人口,

相当于冰岛全国人口的7倍。



当然了,

不懂欣赏书法的中国人也不少,

接近14亿吧。


说到这里,

估计有人快气炸了:

“自以为是!就你作者懂,别人都不懂好了吧”。


如果你对这种“瞎推断”的数据不满,先别急着生气,

既然已经点击来“瞎看”了,

不如静下心来,

理性地听笔者继续“瞎说”。





国人的书法审美缺失非常严重,

甚至有人还停留在“正书之外都是丑书”的负面阶段。

我们先捋一捋现状。


全国人民,

对书法的审美大概现状是这样的:


全国人

99.9%的外行人

0.1%的书法爱好者

喜欢对象

喜欢端庄的印刷体或漂亮的美术字

喜欢变化多姿的书法艺术


占全国人口的0.1%的书法爱好者中,

对书法审美大概现状是这样的:


人群

80%爱好者

20%爱好者

欣赏对象

楷书

不分书体

面对书家

喜欢王羲之、赵孟頫、黄自元、启功、任政、田英章、卢中南等,认为十分漂亮!

喜欢王羲之、孙过庭、颜体行书、米芾、王宠、王铎、赵之谦、于右任等,认为意象十分精彩!

面对作品

喜欢古人墨迹,水平一般也喜欢;现代人得水平再高也是丑书!

一眼能看出古人墨迹是精华还是糟粕;能欣赏和领悟现代书法家的努力与探索及创造力。


书法欣赏对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不同深度的人从书法中欣赏到、享受到的东西也不同。

有人只喜欢书法的端正、秀美、漂亮,

而有人则能享受到书法的古雅、朴质、苍劲等大美,

这种差是由实践、情趣、修养等形成的,

其中,

修养尤为关键。



01

深度实践者太少


前面说到,

如果按全国一千万书法爱好者来分,

那可能有80%以上是楷书的“浅显实践”,

最多20%是属于“深度实践”。


所谓深度实践者,

在于绝不满足于楷书的练习,

对行草篆隶都有兴趣、都有临摹与思考、见解。

而过半人只停留在楷书的练习,

并不是行草篆太难,

而是只喜欢平地上的安全与稳妥。

10层楼的行草篆的景光是好,

不敢去想。


深度实践对于欣赏的意义在于动手之后才知道千年书法的难处与不易,

知道书法渊源、嬗变及各时期风貌特征、及各时期书法家的思考与探索。


浅显实践的人会有什么特征?

六个字——“半桶水淌得很”,

比如停留在楷书的初学者,

就很容易蔑视别人的行草作品,

并给出评价说:

“丑书当道啊”、“我闭着眼睛都写得比他好”、“还不如我儿子的字!”

这些都是典型缺乏深度实践的“愣头青”。


书法的实践有多深,

你的话语权就有多大。





02

缺乏艺术情趣


情趣这种事情,

很暧昧很含糊,

跟个人的成长与学习、生活环境有关,

也会有变化。

比如听到一个笑话,

有的人捧腹大笑,

有的人觉得很无聊。

你无法想象和一个毫无情趣的人一起欣赏书法有多难受。


比如欣赏《兰亭序》,

有的人觉得很棒、很有韵味,

而有的人就纳闷为什么写字都不端正?

为什么会有粗细大小都不一样?

把“之”写得不一样累不累啊?

至于看到《祭侄文稿》直接说“不可理喻”,

认为欣赏者是“皇帝新装”。


这种不懂性感的人,

就只能喜欢书法太表面的东西,

比如工整、均匀、端庄、秀气,等同于喜欢女人的裸露。

不能领悟性感的内质。






03

书法修养太重要!


对书法欣赏薄弱的朋友,

可多阅读与书法相关的理论书籍、作品集,

以及多了解书法史、文学,

看这些书虽然并不能成为书法家、艺术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但是对自身的修养有很大提升,

你能理解文字与书法的变革、渊源,

能了解书法创作的关键,

能更加深入地欣赏书法。





提升书法修养,

建议多读帖、多看展、多交流,

多读帖能从“接受”到“越来越有味道”。

提高欣赏能力的学习方法,

可以从书法用笔、结字等方面进行分析。

多交流能弱化自己的主观偏见,

慢慢发现自己曾经的稚嫩、幼稚与可笑,

然后变得含蓄、沉稳和洞达。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
主管: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岭南美术出版社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71

常年征稿、征订,索样报后台留言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胄关良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宋雨桂吴大羽姜今卢沉崔子范王学仲李叔同陈卓坤陈望邱思泽高永坚刘斯奋杨福音黎明陈炳佳林墉陈新华董希源陈金章蒋兆和张蓉叶其嘉陈大羽林散之徐章于右任麦华三林蓝张志祥刘三齐范迪安李苦禅江汉城塞尚潘天寿潘行健李家馨史国良杨晓阳白羽平方向曾宪锦曾振伟苏华陈子毅方土梁江苏小华孙其峰叶献民胡一川梁善刘昌潮王孟奇潘梦露陈丹青于小冬何婉薇杨峻尉晓榕王西京梁如洁罗寒蕾方楚雄杨尧刘绍荟张闯吴正斌刘济荣吴山明詹鸿昌梁世雄涂国喜郭振山潘建民马波生杨长槐石虎陈钧德司徒绵王琨李晓林陈安健田黎明刘巨德吴作人贾博鸿杨秋人刘其敏蚁美楷刘巨德黄泽森贾又福孙戈汤小铭胡斌赵兽程秋一王肇民贝聿铭孙洪敏金城陈醉黄永玉陈衍宁庞薰琹杨佩璇韩书力王来文区广安李照东林丰俗赖少其

胡斌:既然有这么多的焦虑,为什么在艺术上不能真实地呈现出来?

孤独的王肇民

他们用85幅速写,致敬最美劳动者!

孙洪敏:只有艺术能够让我这么自由

杨福音:以后是否还会出齐白石?我说这是肯定的,只要路子对

金城:我很喜欢美,但我讨厌那种仅仅是漂亮的东西。

陈炳佳:艺术家只有摸黑往前,没有别的

方土:创新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必然。

潘天寿:要记住,艺术的重复等于零!

梁江:不好的作品不应说昧心的好话,好作品也不能只往好里说

什么样的画是真正的好画?(简短好文)

林峥明:“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寂寞是一种财富。”

龙瑞︱从叶绿野作品重新解读“岭南画派”

石鲁:为画而生活则画死,为生活而画则画活

重磅!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年21项大展征稿通知

020艺术观察2018年200篇精华推送汇总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凤凰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广州541794294@qq.com(微信)

深圳517172580@qq.com(微信)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